行业动态详情

行业动态

“设计者说” ∣ 许平:传统与创新设计的对话

发布时间:2022-05-05 11:05:36

image.png

许平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第七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、中央美术学院奥利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等。先后主持完成《关于北京市加强设计创意人才政策的调研报告》《DRC-北京工业设计资源协作中心方案研究》《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研究》等项目,出版《中国工业设计全书》《馈赠礼俗》《视野与边界》《造物之门》等作品。

【本期导读】

十三朝古都西安,历史文化悠久、科教资源丰富,既是传统手工艺积累和传承的要塞,更是现代化工业设计的重镇。怎样与现代设计结合,让传统手工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,为发展增添动力,听听许平教授的思考和解决方法。

设计“三境界”

结合自身工作,许平教授将创意作为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起点。于是,横向与纵向就延伸出两组最基本的关系,即思维和表达、工具和材质。他表示,任何创意都会在这样一个基本逻辑关系下展开。

许平教授认为,当前,设计正在经历三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是设计赋形。简言之,通过造物的手段,将未知的想象转为有形的现实。无论画家、建筑家还是雕塑家,把脑海里面想象的说不清楚的事情通过有形的方式表达出来,这就是塑形的能力。传统手工劳动,包含丰富的想象、塑形的功能和造型的能力。

第二阶段是设计赋能。就是通过产业技术,将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转化为强大文化功能的设计,把简单粗糙的工业设计,拓展到可以表达、描述、渲染和改动为优雅,并永远保持魅力的作品,这也是现代设计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。

第三阶段是设计赋联。最大特点是各种设计共存,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。通过万物互联方式,融合贯通,实现自然间的万物契合,是促进人人、人物、物物之间多维联合的重要工具,并与设计赋形、赋能同时存在。设计赋联最大的贡献是解放了人们彼此隔断的枷锁,回到文明的原点寻求文化的再生。

新时代的“工匠精神”

近几年,有关“匠人”的话题层出不穷,“工匠精神”更是频频登上新闻头条。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,“工匠”文化源远流长,“巧夺天工”“匠心独运”“技近乎道”等成语,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。尤其是近些年来,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,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,中国路、中国桥、中国港口、中国核电等,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“中国名片”。

许平教授认为,“工匠精神”已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,全社会尤其是设计界,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矢志创新,为“中国制造”提供坚强支撑。

日本工匠秋山利辉在《匠人精神,一流人才育成30条法则》中说: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,而且是能感动别人的人。把你的学生培养成感动别人的人,这是弥补工业生产时代里面缺乏社会互动的短板”。什么叫感动别人?其实就是体现人对造物的主动把握能力,体现人的价值能力。

美国理查德·桑内特在《匠人》中指出,“工匠精神”具备三条内核:一是因公共性生产身份而自豪意识,二是隐蔽性知识传授和分享的乐趣,三是因完美性执着而人格化的职业精神。

曾经,批量化生产的技术,被认为是工业时代最高水准。但今天,我们已经认识到机械并不能完全取代劳动的价值。工匠精神则体现人的劳动价值的主体性,一种锲而不舍的主动驾驭精神,体现独立、自主人性尊严的主体性,更彰显劳动者的价值。

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劳动者的价值,许平教授给出了一个新的注解——独奏式劳动或非物质劳动。他说:“独奏式手工艺人具有明星般的魅力效应,他们可以获得堪比政治家的社会关注与认同,唤起更从容饱满的文化自信,成为一种塑造品质生活的代表性力量。”

创新设计彰显文化自信

日常生活中,我们所见的APEC峰会国礼、G20峰会国礼等物品,其结构内核要么包含非常多的传统手工艺痕迹,要么与传统手工艺一脉相承。这些物品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,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加工而成,它们拥有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,这种精神可以理解为传统和现代对话、技术和艺术对话、人文和科技对话等。

当前,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,机遇与挑战并存,创新设计的引领下,新产业、新业态层出不穷,但许平教授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:“变革时代,对于手工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设计国产化再生关系的复杂性,我们的认识却远远不够。”

许平教授指出,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,它不受任何限制的,同时又没有确定性。“中国制造2025”把设计师推向了先进生产力的最前沿,让设计价值的认可度得到空前提升,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,将会从根本上破除自己的担忧。

“借助创新设计,让传统手工文化焕发新的生机,更好地活在现代生活之中,同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有机结合。”

许平教授说:“这既契合‘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’的新发展理念,也是中国‘工匠精神’复兴与重现的必备要素,更能彰显大国的文化自信。”可以说,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,创新设计则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动力。

在许平教授看来:“我们当前所处的伟大新时代,既是设计最好的时代,可能也是最差的时代,因为它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可能。”设计在保留传统的同时,应该选择与最强有力的、最具有战略性的先进科技进行结合。

因此,让设计能做的事情成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,才符合这个时代对设计的要求。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