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详情

行业动态

“设计者说” ∣ 贾枝桦:设计等于零

发布时间:2022-05-20 15:05:02

【本期人物简介】

640.png

贾枝桦,陕西盛世唐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会员、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、中国室内设计委员会资深会员、中国光华公益科教文化促进项目CCT计划青年导师、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、西安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等。

贾君枝桦,笔名木之,庆阳人氏,世代书香。善思好学,转辗求学于长安京都。从商二十余载,涉猎颇广,先后从事工程设计、绘画艺术、文化产业等,数获设计奖项。君诚笃之士,性情中人。受家风熏陶,喜传统文化。闲暇之余,以书养性,以画怡情。

【本期导读】

贾枝桦先生以“设计等于零”为题,阐述了自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,诠释了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理念,强调当代中国设计师应从民族自身做起,挖掘自有文化精髓,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。同时,要以虚怀不傲的姿态,吸纳西方文化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,形成新的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自信,从而发展中国,影响世界。

设计,思维的过程

贾枝桦先生以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言“笔墨等于零”引题,他说:“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,其价值等于零。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、墨绘在纸或绢上,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,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。逐渐,舍本求末,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。喧宾夺主,笔墨反倒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。”舍本逐末,脱离了主体,必然只是空洞的花架子。

他表示,“设计等于零——重要的不是设计本身。”设计,是设计者在传递自己的一个主张。没有对现实的思考和提炼,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人文关怀,没有对设计事业的敬畏之心,作品便毫无价值。设计,如同中国文化中千古流传的笔墨精神,笔墨是形式,精神才是永恒的。

柳冠中先生到访唐人文化时曾写下八个字:超以象外,得其圜中。“象外”指物象之外;“环”原指门上下横槛的圆洞,用以承受门枢的开合旋转;“环中”喻空虚之境。他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,应驰骋艺术想象,超乎所表现者的物象之外,由实入虚,如门枢一入环中,即可转动如意,以应无穷。简言之,就是设计应超脱于物象之外,而得其精髓。

“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最好的,汲取西方文化精华,固本融西、继往开来,才是我们应该做的,而不是一味崇洋媚外。”贾枝桦先生提到阿瑟·波罗斯先生讲课时举的一个例子:一片天空、一片绿地、一汪水、一片森林,让学生们把它设计成最美的。结果,说什么的都有,房子、飞机、公园、饭店……听完大家的发言,阿瑟·波罗斯先生反问到,你们不觉得蓝天白云、花草森林本来就已经很完美吗?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设计。

基于此,贾枝桦先生说:“设计不是做视觉冲击力,设计要因人而异、因势利导。”他认为,设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。作为一个设计师,必须要有扩展性思维与提出问题的能力。比如,提起吸尘器,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具体的物象,但是如果扩大范围到清洁工具,是不是外延会广很多。他讲到,设计师一定要有宏观性与微观性看问题的能力,要越清晰地认识到:“设计是一个过程,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,思维的过程。”

设计的本质——以人为本

设计,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,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学习、工作等。换言之,设计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无意的“设计”而不断向前的。

贾枝桦先生说,现在很多设计都强调“以人为本”,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“以人为本”?以建筑设计为例,在地球村的任何一座城市,类似设计的高楼大厦、方盒子建筑随处可见,城市都在趋同,失去自己特有的记忆。

中国道家哲学追求的是“道法自然”和“天人合一”,具有宏阔的宇宙观、自然观,探究的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。“以人为本”从根本上来讲,不是简单的解决“人”的问题,而是要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。“以人为本”必须在不违背自然、与自然相通的前提之下。深受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影响的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代表作品“流水别墅”便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。

所以,贾枝桦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——“以人为本”有双重的要求标准,一个是外在实用,一个是内在精神。而现在的设计,缺的就是精神的享受。任何设计都应该理念先行,而不是只停留在物质层面,因为理念传达的必然是文化内涵,而文化的价值是无限的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稳定的精神信仰,那就是对土地的敬畏、对自然的敬畏、对仁义道德的敬畏,这都是我们践行“以人为本”的宝贵财富。

诚然,每一件设计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,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。毫无疑问,是只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,才不会被历史的洪流湮没。在他看来,设计从来不是单一的存在,而是一门交互性的学科,追求的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契合。因此,设计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记,而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的都是时代的最强音。

所有设计均来源于生活,这就需要设计者用心去观察、搜集、体验、总结、创新……因势利导、因人而异,将理性与感性结合,最终产生新的设计。

设计,践行文化自信 

在谈到文化自信时,贾枝桦先生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,早在1988年的法国巴黎,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《巴黎宣言》中写道: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,必须回到2540年前的中国,去汲取孔子的智慧。同时,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西方“强势文化”挟经济、政治之力,席卷全球。亨廷顿讲“文明冲突”,把儒家思想文化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之一。然而,我们却在自暴自弃,自乱阵脚。

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状态,并摆正在世界上的位置,对于我们在新时代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,对于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
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、有容乃大,几千年来为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但悲哀的是,近现代中国文化却在世界丛林中失语。近年,中国元素在国际上特别走俏,但这些还远远不够。贾枝桦先生认为,东汉王符在《潜夫论》里说的“大人不华,君子务实”适用于传播中国文化。文化传播无法速成,要稳中求胜,打“持久战”,更要落到实处,先解决人这个根本问题。比如,美食文化、书法艺术、传统医学、绘画、服饰、音乐、建筑等,这些领域根本上体现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。

从民族自身做起,挖掘自有文化精髓,树立自信,以虚怀不傲的态度,有容乃大的姿态,吸纳西方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,形成新的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自信,发展中国,影响世界。

身边的民族设计

由贾枝桦先生团队设计,并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《易秦赋》室内创意工程,很好的诠释了如何将传统文化、国际潮流与自然完美融合。《易秦赋》的设计遵循了穿越感、音乐感、启示感、时代感与人文性,漫步其中如同步入现代“秦岭”,流觞曲水,一步一景,景中有感,感中有悟。

他认为,我国现在跟世界工业设计大国之间的差距,不是能力、财力,而是设计理念。我国的现代工业设计有条件和能力去做好,但现状却不尽人意,因为我们的设计自身特点不突出,也没有更好地跟本土实际相结合。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,结合本土特征,打响“中国设计”品牌是设计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。

当前,陕西正在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,陕西要自信,首先得把精气神提起来!宋代大儒张载创建的关学,作为陕西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学派,不仅对铸造陕西人的思维方式、价值观念和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而且为中华民族整体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。贾枝桦先生说,品读张载的“横渠四句”,它不仅阐明了设计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,也为设计师指明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。

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,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,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。对陕西人来说,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关学,汲取历史智慧,坚定文化自信,塑造民族精神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撑,已时不我待。


分享到: